開始計畫旅程吧

本文將為您介紹在茨城縣水戶市偕樂園和弘道館舉辦的「水戶梅花節」的最佳觀賞時間、亮點和交通方式。我們還會一併介紹小吃攤位和夜間照明的資訊,如果您計劃前往水戶梅花節,這篇文章絕對值得參考!
水戶梅花節是在茨城縣水戶市的「偕樂園」和「弘道館」舉辦的,一個可以欣賞美麗梅花的節日。
偕樂園是日本三大名園之一,園內種植了約100個品種、3,000株梅樹。而在弘道館,您可以欣賞到歷史建築與梅花相映成趣的美麗景色,同時還有各種活動舉行。
本文將為您解說水戶梅花節的最佳觀賞時間、亮點和交通方式,請務必閱讀到最後!
接下來為您介紹第129屆水戶梅花節的亮點。
圖片來源:写真AC
偕樂園是1842年由德川齊昭公建造的日本庭園,在梅花盛開時期吸引許多遊客前來觀賞。
園內種植了約100個品種、3,000株梅樹,您可以悠閒地散步園內,欣賞紅梅和白梅交織成的美麗景色。
此外,從好文亭可以眺望一片梅林,晴天時還能看到千波湖的景色。節日期間還會舉辦茶會和導覽活動,有興趣的話不妨查看一下!
圖片來源:写真AC
弘道館是水戶藩第9代藩主德川齊昭建立的日本最大級別藩校,是一個可以同時感受歷史建築和欣賞梅花的景點。
園內種植了約800株梅樹,莊嚴的木造建築與梅花的對比相當壯觀。
此外,弘道館還舉辦與德川家有關的資料展覽和傳統文化體驗活動,非常值得一遊!
圖片來源:PR TIMES
DAIKUMACHI NIGHT是配合水戶梅花節舉辦的大工町特別活動。
活動期間,以梅花為主題的燈籠將會點亮,把街道染成粉紅色,營造出夢幻的氛圍。此外,在DAIKUMACHI NIGHT期間,您還可以品嚐到大工町餐廳獨家設計的梅花美食。
另外,還有梅花色包裝的嘟嘟車運行,如果您感興趣,不妨去看看!
第129屆水戶梅花節的舉辦概要如下:
第129屆水戶梅花節 | |
【偕樂園】 茨城縣水戶市常磐町1-3-3 【弘道館】 茨城縣水戶市三之丸1-6-29 | |
2025年2月11日~2025年3月20日 | |
【偕樂園】 6:00~19:00 【弘道館】 9:00~17:00 | |
【偕樂園】 成人320日圓,兒童・70歲以上160日圓 【弘道館】 成人420日圓,兒童・70歲以上210日圓 | |
【梅花節】 https://mitokoumon.com/event/history/mitoplumblossumfestival/ 【偕樂園】 https://ibaraki-kairakuen.jp/ 【弘道館】 https://kodokan-ibaraki.jp/ 【大工町】 https://daikumachi-mito.jp/daikumachi_night | |
【偕樂園】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kairakuen_ibrk X:https://x.com/kairakuen_ibrk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kairakuenpark 【弘道館】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kodokan.ibaraki/ X:https://x.com/kodokan_ib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kodokanpark/ 【大工町】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totourism?igsh=cnk4ZXhweWx0eDZ3&utm_source=qr X:https://x.com/mitokoumon310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kanko310/ |
由於節日期間預計會很擁擠,建議您提前查看官方網站和社交媒體的最新資訊,並制定行程計劃。
圖片來源:写真AC
前往水戶梅花節,從JR常磐線「水戶站」出發最為方便。
如果要去偕樂園,可以從水戶站北口搭乘茨城交通巴士,在「偕樂園前」下車,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此外,節日期間預計還會有臨時接駁巴士運行。
如果要去弘道館,從水戶站北口步行10分鐘就能到達,非常方便,即使是第一次來訪的遊客也不用擔心。
偕樂園和弘道館周邊有多個停車場,因此開車前往也是可行的。不過,週末和假日可能會很擁擠,所以建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通常,紅梅在3月上旬開始盛開,白梅則在2月下旬開始盛開。不過,這也要視當年的氣溫而定,所以建議在前往之前查看天氣預報。
在水戶梅花節期間,從2月15日到3月9日的18:00~21:00會有夜間照明。偕樂園周邊會有小吃攤位,可以品嚐到使用梅子製作的甜點。此外,在大工町還會點亮以梅花為主題的燈籠,整個街道都會籠罩在夢幻的氛圍中。
據說水戶梅花節始於1896年(明治29年)。最初是作為當地居民的交流活動而舉辦,隨著偕樂園作為觀光地被人所知,規模逐漸擴大,發展成現在的形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