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計畫旅程吧

第三屆日本國際藝術節·大阪關西博覽會將於7月2日(週三)至7月6日(週日)在大阪關西博覽會場內的世博展覽館「WASSE」舉行!屆時將有來自54個機構的106個展位參展。主題為“連接世界的日本之美與精神”,並將向世界傳遞這一理念。
世博會展覽館(WASSE)主題:「第三屆日本國際藝術節」將日本的美麗與精神與世界連結起來~藝術、設計、科學、技術與經濟的共同創造,為生活更美好的未來鋪路~
夢洲新產業都市創造機構(株式會社)將於7月2日(週三)至7月6日(週日)在大阪關西世博會場內的EXPO展覽館“WASSE”舉辦“第3屆日本國際藝術節·大阪關西世博展”,其中7月3日(週四)為日本國慶日!
共有 54 個機構的 106 個參展展位。
仁和寺、東寺、聖護院、建仁寺、禦天寺、西本願寺以及比叡山的延歷寺將在「日本最美與精神」展區展出。這些擁有千年以上歷史、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譽、珍藏著許多日本國寶的本寺,首次亮相大阪關西世博會。
展覽將展出運用日本傳統技法創作的藝術作品、新興的當代藝術、日本豐富的地域文化和旅遊資源以及面向未來社會的技術。
展覽將圍繞四個分組主題。
A區:日本最美的風情
B區:連結世界、創造未來的藝術
C區:日本地方的豐富文化和自然魅力(旅遊和豪華旅遊)
D 領域 幸福與永續發展目標 + 超越 光明而充滿活力的未來社會
活動日期 | 2025 年 7 月 2 日星期三至 2025 年 7 月 6 日星期日 *7 月 3 日星期四是日本國慶日。
活動時間 | 10:00-20:00 *2025年7月6日(星期日)10:00-12:00
免費進入「世博會展覽館(WASSE)」 ※進入大阪關西世博會場需要門票
購票請點此(大阪關西世博會門票購買網站)
展覽主題:【仁與寺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傳承至今的美麗與歷史】
① 「往昔角落」將透過時間軸和展板介紹仁和寺自888年創立以來的歷史。展覽將清楚呈現仁和寺的發展歷程,包括與皇室的淵源,以及在應仁之亂後重建寺院的故事。此外,還將透過影像和照片,介紹大室櫻花和獨特的寺院佈局等仁和寺的魅力。
②「時事專欄」介紹仁和寺至今仍傳承的文化和活動。館內展出禦室流花道的實體作品,以及金剛流護影花的儀式用具,您還可以透過音訊體驗護影花的吟誦。此外,我們也展示仁和寺四季的照片,例如春天的御室櫻花、秋天的紅葉、冬天的雪景,以及國寶和重要文化遺產的照片。此外,我們也將介紹寺後山成壽山的自然風光和信仰文化。
③ 未來角將舉辦運用最新科技的體驗式展覽。國寶「藥師如來坐像」將進行3D掃描,並運用最新的3D列印技術進行複製。視障人士可以觸摸坐像,感受其外觀。此外,我們還將提供使用VR眼鏡從世博會場到仁和寺的「虛擬之旅」體驗。這是一個特別的體驗,您可以在虛擬空間中欣賞通常不對外開放的佛像和寺廟內部。
來體驗代代相傳的祈禱形式和對未來的展望。
真言宗的總本山。 794年(延曆13年),桓武天皇建造平安京,兩年後在羅城門東側為守護國家而建。 823年(弘仁14年),嵯峨天皇賜予弘法大師。在講堂(重要文化財產)內供奉著以大日如來為中心的21尊被稱為「立體曼陀羅」的佛像。正殿(國寶)內供奉本尊藥師三尊(重要文化財產)。禦相堂(國寶)是大師生前的居所,內供奉著弘法大師的像(國寶)和大師懷念的秘佛不動明王像(國寶)。五重塔(國寶)由德川家光重建,高達55米,是日本最高的塔。寶物館收藏眾多國寶和重要文化財產。 1994年12月,它作為「古都京都的歷史遺跡」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展覽會場,我們將介紹國寶五重塔和東寺。
您對日本自古以來就盛行的修驗道熟悉嗎?修驗道由延行者(634-701)創立,源自於山岳崇拜與佛教、神道教和道教的融合。從平安時代到江戶時代,修驗道傳遍日本各地,不僅對信仰界,也透過其對人民的幫助對日本文化本身產生了重大影響。雖然在明治時期,修驗道曾因壓迫而逐漸衰落,但如今,全國各地的修驗道寺院仍在傳承著修驗儀式,人們在神聖的山岳中進行著傳統的山岳修行。京都的聖護院門跡是本山派修驗的總本山,該派是最古老的修驗道派別,至今仍傳承著延行者的教義。在本會場,我們將透過聖護院的歷史、佛像、儀式用具以及山間修行場景等展覽,為您介紹修驗道的奧秘。本次展覽將介紹修驗道的起源與艱辛、佛陀接受祈願時的慈悲與責備、以及致力於修行的修驗者(山伏)的側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親身感受現在依然生活在民間的山伏的真實面貌,以及在人們心中依然流淌的修驗道教義。
建仁寺是京都最古老的禪寺,建於1202年,仿照宋代中國百丈山而建,其場地由幕府將軍源賴家和榮西禪師捐贈。榮西禪師因在日本傳播茶文化而被譽為「茶之父」。這幅《風神雷神屏風》由俵屋宗達繪製,他被認為是琳派的創始人。雖然這幅畫沒有署名或印章,但它被認為是俵屋宗達的真跡,被認為是他晚年最傑出的傑作,並被指定為國寶。這幅雙聯屏風完全覆以金箔,右側屏風描繪的是風神,左側屏風描繪的是雷神。展覽現場展出的展品是高清複製品,原作則借給了京都國立博物館。
位於京都東山的泉湧寺,作為與皇室相關的寺院,800年來一直是人們靜心祈禱的場所。本展位將介紹泉湧寺的悠久歷史,以及它所蘊含的「祈禱之靈」如何與我們今天和未來息息相關。
展覽透過四季變幻的寺院美景,以及代代相傳的傳統佛教儀式、文化和建築,讓參觀者感受到「祈禱」在現代的意義,以及面對內心平靜的重要性。
面向未來-祈禱的精神將繼續連結人們。
本願寺擁有兩座殿堂:供奉著本願寺創始人、世界最大木造建築親鸞聖人的國寶禦永堂,以及供奉著阿彌陀如來佛像的阿彌陀堂。此外,本願寺也珍藏著比雲閣、書院等眾多國寶和重要文化遺產,歡迎前來感受本願寺的魅力。
寺名中的「本願」寓意著本尊阿彌陀如來「救度一切眾生」的願望。無論是努力的人,或是力不從心的人,或是心存憂慮的人,或是後悔的人,阿彌陀如來都是一位普度眾生、不遺餘力的佛。這種平等的救度與本願寺的存在息息相關,本願寺擁有兩座任何人都可以進入的殿堂。
我們希望我們的寺廟成為一個讓每個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在殿堂內放鬆身心的地方。我們希望我們的寺廟成為一個開放的空間,為所有人的一生服務。
比叡山延歷寺由傳教大師最澄於1200年前創立。 「法火常燃」閃耀於正殿-國寶根本中堂,整座山自古以來都是修行的聖山,湧現出眾多高僧。 1994年,延歷寺因其歷史價值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日本國際藝術節上,作為傳教大師最澄思想的象徵,在1200年間一直受到守護和傳承的「法火常燃」的微縮模型將作為傳世之物展出。此外,還將設立一個展位,讓參觀者在重要文化財產觀世音菩薩的掛毯前抄寫佛經,體驗修行的樂趣。此外,延歷寺雖然有許多文化遺產需要保護,但目前正對國寶根本中堂進行大規模整修,該工程自2016年起持續15年。整修期間,寺院將從各個角度進行檢查,力求恢復重建時的原貌。屆時將播放介紹整修過程的視頻,並展示採用最新技術恢復了鮮豔色彩的雕像複製品。此外,遊客還可以使用智慧型手機,結合AR和VR技術,從各個角度觀看正在修繕和整修的根本中堂,親身體驗這項歷史性工程。
展覽主題:YUMEKOUBOU GALLERY 群展“永恆的對話”
YUMEKOUBOU GALLERY 在京都、香港和巴黎設有三個空間。
我們的京都旗艦店位於一座擁有 150 多年歷史的歷史建築內,靜靜地矗立在祗園新門前街的白川河畔。
畫廊入口處,由合作藝術家第四代田邊竹雲齋創作的竹子裝置藝術迎接參觀者。
在這片寧靜的空間裡,我們持續在國內外推廣日本當代藝術與工藝的多元表達。我們與根植於傳統卻勇於挑戰新的藝術家攜手合作,追求超越材料、技法和理念的創作可能性。
本次展覽以「永恆的對話」為主題,匯集了12位當代藝術家,他們運用陶瓷、竹子、漆器和繪畫等多種技法創作。每件作品並非獨立存在,而是編織了過去與未來、東方與西方、自然與人造之間的多層次對話。
「永恆對話」是一個深思熟慮和安靜挑戰的地方,是一種透過形式、超越時間連結人與文化的行為。
參展藝術家陣容多元,包括石塚大輔、小野川直樹、加藤外山、北浦雄大、第四代田邊竹雲齋、中島麥、西熊松由香、藤井完藏、藤井漣、古屋和也、笠在允、若杉聖子等。他們各自對素材和主題有著敏銳的感知力,並擁有獨特的詮釋,展現出超越時代和文化界限的自由表達。
每件作品都給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整個場館也提出了一個共同的問題:「此時此地,日本能傳達什麼?」這不僅是一次作品展覽,更是一次創造文化對話空間的嘗試。
在當今世界,多元化呼聲高漲,重新檢視文化和表達的根源是暢想未來的重要起點。夢工房畫廊希望透過本次展覽,傳達藝術的互動性、時間性以及無限的想像力,與每位觀眾產生深刻的共鳴。
展覽主題:【連結“茶”與“栗子”,共創和諧閃耀的生活體驗,春花堂與栗子協會共同編織的“玩得開心!”當地循環茶道】
◆以「地域意志為導向」為願景的再生型城市發展 即將迎來創業138週年的株式會社春園堂,不僅生產和銷售「鰻魚派」等日式和西式點心,還在重視與地域的聯繫、關係和樂趣的同時,開展著各種業務。作為其業務之一,為了應對靜岡縣掛川市的珍貴農產品——日本栗子,由於後繼者不足和農民老齡化而面臨消失的風險,春園堂於2022年7月與遠州地區的9家企業和團體合作,啟動了「遠州日本栗子計畫」。春園每年銷售約2萬個蒸栗羊羹和栗子點心,但由於掛川地區栗子供應不穩定,大約20年前就停止使用掛川產栗子,轉而使用縣外產的栗子。為了促進栗農和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春園正在推進該項目,旨在透過讓掛川栗子在當地社區廣為人知,並與日本各地的栗農進一步合作,打造一個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推廣的「WAGURI」品牌。
◆為了實現跨地區、跨世代連結生產與未來的宏偉目標,該組織正與遠州地區志同道合的各行業企業、地方政府、農業合作社和大學機構合作,於2024年成立五個專業委員會(生產/研究/技術/活動和產品/宣傳和人力資源),為農業提供支持。該組織以「地區抱負」為理念,推動產、官、學、農之間跨產業、跨世代的共創,建構一個創新、包容的共同體,並於2025年2月擴展至51個組織,成立了一般社團法人日本板栗協議會。
我們感到日本國際藝術節“向世界傳播日本之美和精神,創造未來”的使命與我們與日本栗子協會合作的工作頗為契合,因此,這次我們致力於將“日本栗子”與頌揚日本獨有的精緻精神和美學的“茶道文化”相融合,運用享有盛譽的“茶道”形式,舉辦一場獨一無二的“日本栗子茶”相融合,運用享有盛譽的“茶道”形式,舉辦一場獨一無二的“日本栗子茶”,“日本栗子茶”和“日本栗子”形式,舉辦一場獨一無二的“日本栗子茶”,“日本栗茶”和“日本栗子”部分,讓“日本栗子茶”,讓“日本栗子”讓“日本栗子”讓“日本栗子”讓“日栗茶”,讓“日本栗子”讓“日本栗子”讓您享受兩種風格。
在大阪關西博覽會的EXPO Messe展區,我們準備了一個展位,讓您體驗日式點心的全新可能性。在這個融合傳統技法與未來科技的空間裡,您可以感受到日式點心的創造力與文化深度。首先,在「獨一無二的原創月下紙」專區,您可以用平板電腦自由繪製圖畫和文字,並將其列印在特製的月下紙上。您可以現場體驗製作專屬日式點心的樂趣。接下來,在體驗區,您可以從10多種豆餡中選擇三種,將它們夾在麻糬皮中,體驗新的口味組合。就像義式冰淇淋一樣,豆餡的豐富風味讓您感受到日式點心的無限可能。此外,還將舉辦展覽,讓您進一步了解使用北海道產豆子製作的豆餡的魅力。透過觀看視頻,您可以探索豆子如何變成日式點心的核心——豆餡的秘密。透過這些體驗,您可以發現日本糕點傳統的新未來,並再次享受其文化的魅力。
為了將「日本工藝」推向世界,我們將與同行們共同打造一個充滿熱情的聯合展位。文具、雜貨、手工藝品——我們將打造一個不僅能「展示」更能「感受」日本科技與感性的空間。產品本身蘊含的匠心、背後的故事,以及使用過程中體驗的豐富內容。我們將透過這一切,打造一個觸動世界各地參觀者心靈的展覽。
展覽主題:【村田芳隆展「天照大神的祝福」光與水編織的生命的力量】
「天照大神的祝福」是一場以水和光帶來的生命力量為主題的個人展。
本次展覽深入探討了大自然的禮物——水和光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和思想。
水是生命之源,對我們的身體和環境至關重要。
光透過我們的視覺為世界增添色彩,為我們的心靈帶來溫暖和希望。
展出的作品除了傳統的漆藝技法外,還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為觀者帶來新的視角。
我希望透過我的作品,大家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與神秘。
如果作品能激發觀者更深層的感受和思考,那將是無比喜悅的。在這個特別的空間裡,我們將精心營造溫馨舒適的氛圍,讓觀者放鬆身心,敞開心扉,欣賞作品。
我們希望「天照大神的祝福」能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重新認識到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水和光的珍貴,並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藉此機會在這個神秘的空間裡度過一段充實心靈的時光。
我們期待在那裡見到你們。
展覽主題:【歡迎來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劇的世界! 】
能樂是日本的代表性傳統表演藝術,最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假面劇,自約700年前發展完善以來,一直不間斷地進行演出和傳承。它比莎士比亞早200年就已成熟,世阿彌留下了最古老的戲劇理論,至今仍對國內外的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其中,藝術家本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觀和精神仍在被悉心傳達。我們希望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感受到能樂的魅力,感受武士守護的日本瑰寶。
這是一場體驗式演示,參觀者可以透過與三台搭載尖端AI技術的機器人對話,思考「生命閃耀的未來社會」。主題為「福祉與永續發展目標,乃至更遠的未來」。機器人將從不同視角,就未來價值觀、共存、科技的角色等交換意見。參與者可以聆聽討論,有時也可以提問,共同探索未來社會的樣貌。體驗人與AI透過對話共創的全新社會的各種可能性。
由夢洲新產業都市創造機構主辦的日本國際藝術節,將繼2023年舉辦的第一屆日本國際藝術節和2024年舉辦的第二屆日本國際藝術節之後,於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舉辦,為期六個月,屆時將舉辦大阪關西世博覽會。屆時將有158個國家和地區以及7個國際組織參展。此次藝術節將與世博會園區、京都、關西地區以及全國建立聯繫。
本次藝術節也被選為「日本博覽會2.0」(委託項目),將為創造文化與藝術、經濟與社會之間的良性循環以及生活閃耀的幸福未來做出貢獻。
本屆世博會以「藝術、設計、科學、技術、經濟的共創-向世界傳遞日本之美與精神,共創未來」為使命,舉辦期與大阪·關西世博會同期,共計六個月,共有158個國家和地區以及7個國際組織參展,並將與世博會、關京都建構、大阪、關西乃至全國建立聯繫,美好的社會發展為未來經濟發展、關西乃文化。 我們希望以大阪·關西世博會為契機,與世界各國進一步拓展多元文化藝術、科學技術、經濟的共創空間。
本頁面部分為自動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