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計畫旅程吧

日本的設計有著世界尚未發現的豐富故事。介紹2024年全國頂尖創作者研究發現的8個「設計珍品」。
日本自繩文時代以來,在一萬多年的時間裡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那裡的設計有著豐富的故事,尚待世界發現。
我們與頂尖創作者一起對各個地區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進行了研究。產品設計師柳宗理的設計過程、造船工人居住的新潟和佐渡的街道景觀、來自富山的世界領先的運動服、秋田西馬內盆舞服裝的魅力、滋賀的石匠“阿諾蘇”的技術以及島根的屋頂瓦片營造的城鎮氛圍。
你可能會想,這也叫設計嗎?是的,這些都是日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對創作者來說,他們啟發、激勵人們,並成為創造下一個有趣事物的驅動力;它們就是我們所謂的「設計珍品」。
我們將在我們的節目和展覽中展示這些「設計珍品」及其背後的故事。
如果我們將日本各地的「設計寶藏」連結起來,也許整個日本就可以被視為一個大型的「設計博物館」。我希望日本各地的許多人都能認識到,設計實際上就在我們身邊,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豐富多彩和活力。
現在,就讓我們跟著創作者們一起來一場「設計尋寶」吧。
自2020年1月起,NHK的節目《設計博物館》(教育電視)一直在向領先的創作者詢問:“如果您要創建一個日本尚不存在的設計博物館,您會創造什麼樣的東西?”
從這些答案中,我們萌生了在日本各地建立博物館和組織網絡的想法,收藏精美的“設計珍品”,並將這些藏品稱為“設計博物館”。提議是將整個日本變成一座「設計博物館」。
並且從2021年起,我們開始運行一個名為「日本設計博物館」的特別項目,與27個地區的創作者一起尋找「設計寶藏」。
「日本設計博物館」展覽與NHK播出的「日本設計博物館」節目相呼應,旨在透過展覽提升地區吸引力,並在日本全國重點打造一個「設計博物館」。
我們的目標是讓日本各地的人們意識到設計實際上就在我們身邊,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增添豐富和活力。我們也希望這可以作為對日本設計博物館的建議,這是一個尚未存在的概念。
展覽名稱:“日本設計博物館展2025—收集與連結日本設計”
時間:2025年5月15日(週四)~2025年5月25日(週日)(5月20日(週二)休館)地點:東京國立新美術館3樓3B展覽室(郵編106-8558 東京都港區六本木7-22-2)
開放時間:10:00-18:00(週五開放至20:00)* 休館前30分鐘可入場。 5 月 15 日星期四,15:00 開門。入場費:免費。主辦單位:NHK 推廣、日本藝術委員會、文化廳。共同主辦:NHK教育。合作方:一般社團法人Design-DESIGN MUSEUM。
如有疑問,請撥打電話 050-5541-8600
菊地敦美(平面設計師)
「琺瑯生活用品」無需設計師的溫馨設計(栃木縣)
宮永愛子(當代藝術家)
「Hiragino字體」明式字體與京都(京都/京都府)的新舊關係
塚本義治(建築師)
「姬室」冰雪景觀(天理市/奈良郡)
五十嵐久佐(室內設計師)
玻璃工匠傾注熱情打造的特色商品「膳魔師」(大阪府)
Seiichi Hishikawa(錄像藝術家)
「Tairyo-bata」-激勵漁民的深情設計(米子/鳥取縣)
深澤直人(產品設計師)
「石州瓷磚」用瓷磚營造的街道氛圍(太田市/島根縣)
宮前義行(設計者)
延續300年的「街市」城市傳播設計(高知縣/高知縣)
佐藤卓(平面設計師)
連結空間的本能設計「小吃店」(宮崎縣/宮崎縣)
1974年出生於東京。平面設計師,從事VI策劃、標誌策劃、編輯設計等工作,專注於藝術、工藝、建築、時尚領域。主要作品有VI及標誌規劃(青森縣立美術館(2006)、PLAY!MUSEUM(2020)、橫濱市立美術館(2024)等)、時尚品牌藝術指導(Mina Perhonen(1995-2004)、Sally Scott(2002-2021)等)。他也舉辦過多次展覽,展出涉及二維表達的作品。
琺瑯生活用品-沒有設計師的溫馨設計(栃木縣)
過去,琺瑯曾用於製作工藝品和配件。據信,在明治時期,罐子和容器開始作為日常生活中的實用物品。菊池談到琺瑯時說:「製作琺瑯的過程非常貼近用戶的需求,所以並不困難。」我們參觀了生產現場,在這裡人們日常生活中想要的物品從古至今都在這裡被製成現實。
1974年出生於京都。當代藝術家。他的作品以利用存在的痕跡來視覺化時間,例如用萘製作日常用品的物品,以及使用鹽、陶瓷裂紋的聲音和葉子的紋理的裝置等,來表現“一個在變化中持續存在的世界”,因此受到關注。最近的主要展覽包括個展“宮永愛子:包裹詩”(富山市玻璃美術館,2023年)、個展“宮永愛子:讀海”(京都前美鍵前芳房鍵前美術館,2023年)以及聯展“世界教室:當代藝術中的日語、數學、科學和社會研究”(東京美術館等。
Hiragino字體-明代字體與京都(京都府)的新舊關係
Hiragino Font 成立於 1993 年,由一家綜合印刷機設備製造商創立。如今,字體製作工作大多已數位化,但 Hiragino 系列最初開發的明式字體卻是手繪的,修改和重繪的痕跡顯示出了時間的流逝。京都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明式字體的發源地。事實上,成為明代字體基礎的文字也與這裡有著淵源。
1965年出生於神奈川縣。建築師。東京理科大學教育研究機構環境社會學院建築系教授。 1987年從東京工業大學建築系畢業後,前往巴黎貝爾維爾大學留學。 1992年,他與貝島桃世共同創立了Atelier Bow-Wow。 1994年於東京工業大學完成博士學位,後曾任哈佛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大學客座教授,2016年擔任現職。其專業領域為建築設計、建築規劃。
冰屋-冰景(奈良縣)
在首都附近氣溫較低的地區建造了冰屋。柘植冰室舊址位於奈良縣東北部的大和高原,距離當時朝廷所在地奈良盆地的海拔約500公尺。即使在寒冷地區,單靠自然力量也不足以將冰儲存到夏天。只有透過人類的努力呵護土地和執行季節性任務,冰川才能得以保留。塚本在人類與古代冰屋周圍環境的關係中看到了「現代景觀設計中可以看到的東西」。
出生於東京,室內設計師。在倉俁設計事務所工作後,於1993年創立了五十嵐設計工作室。該公司主要從事商業設施、托兒所的空間設計以及家具、產品、遊樂設備等的三維設計,並開展與「食、衣、住、工、教」領域相關的先進設計。他是優秀設計獎和兒童設計獎的評審,也是武藏野美術大學太空設計系的教授。
保溫瓶:玻璃工匠傾注熱情打造的特色商品(大阪府)
大阪天滿研究保溫瓶。自江戶時代以來,大阪就以玻璃主要產地而聞名。據說玻璃製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長崎商人播磨屋清兵衛來到大阪,學習了荷蘭人傳入的玻璃製作技術後,開始在大阪天滿宮前製作玻璃。五十嵐孝司走訪了一家不僅在日本國內,在海外的保溫瓶市場也佔有絕對份額的製造商。
1969年出生於東京。視覺藝術藝術家。在音樂界工作之後,他隻身一人搬到紐約,發展了結合音樂和影像的媒體藝術。回國後,於1997年參與創立DRAWING AND MANUAL。他從事多種類型的創作活動,包括執導企業品牌影片、擔任時尚品牌的舞台指導、擔任攝影師以及擔任美術館的空間設計。 2022年,他開始創作以日本工藝為基礎的錄像工藝品。 2023年將在台灣呈現影像裝置作品《卡門》。
漁夫旗-激勵漁民的設計(鳥取縣)
大漁畿旗曾經被漁船用來向岸上等候的家人和同伴宣告大漁獲。如今,它是親朋好友送給新船船主的禮物。它們每逢元旦、節慶等特殊場合才會升旗起航,船上裝飾得十分熱鬧。每面 Tairyo-bata 旗幟都是獨一無二的。菱川一直覺得這些大型漁旗是他想要保留的東西。我們拜訪了剛下水的船主和製作贈送給他的旗幟的染工。
1956年出生於山梨縣。產品設計師。他的設計以安靜而有力而聞名,這些設計並不主張設計師的個性,而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將人們的想法形象化。迄今為止,他已為70多個世界領先品牌以及日本的領先公司進行設計。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他們從事的設計領域廣泛而多樣,從日常用品和精密電子設備到移動性、家具、室內設計和建築。他也設計了自己的工作室。他獲得過無數獎項,包括野口勇獎和 Collab 設計卓越獎。他擁有皇家工業設計師(皇家藝術學會)的稱號。 2006年,他與賈斯珀·莫里森 (Jasper Morrison) 共同創立了 Super Normal。 2022年,他創立了一般財團法人設計科學基金會(THE DESIGN SCIENCE FOUNDATION),旨在探索設計與科學之間的連結。日本民藝館館長。多摩美術大學副校長。
石州瓷磚:用瓷磚營造的城鎮氛圍(島根縣)
石州瓦產於島根縣西部,與三州瓦(愛知縣)、淡路瓦(兵庫縣)並稱為日本三大瓦。島根縣的山區積雪較深,而面向日本海的地區則容易受到海浪的侵襲,並且經常受到颱風的侵襲,因此瓷磚必須堅固耐用,才能抵禦惡劣的環境。釉色的紅褐色極具象徵意義,與一排排瓦片屋頂的房屋共同構成了大森町獨特的風景。
1976年出生於東京。設計師
2001年加入三宅一生設計事務所,參與三宅一生領導的A-POC策劃團隊。隨後,他加入ISSEY MIYAKE策劃團隊,並於2011年至2019年擔任ISSEY MIYAKE設計師。在2021年推出的品牌「A-POC ABLE ISSEY MIYAKE」中,他帶領工程團隊,致力於A-POC的進一步研發。
街頭市集-300年的傳播設計(高知縣)
在高知市,每週二、四、五、日都會舉辦官方街頭市集。特別是周日市場,自江戶時代以來已有 300 多年的歷史,是日本最大的街頭市場之一。我參觀了周日市場,希望找到其悠久歷史背後的重要原因,並且我看到了人們之間如何透過物品建立聯繫。在那裡,人們的活動與大自然和日常生活和諧地進行。
1955年出生於東京。平面設計師,曾任職於電通公司,1984年創立佐藤卓設計事務所(現TSDO株式會社)。曾負責「樂天木糖醇口香糖」、「明治美味牛油」等商品設計,以及「PLEATS PLEASE ISSEY MIYAKE」平面設計、金澤21世紀美術館及國立科學博物館的象徵標誌設計。他還擔任 NHK 教育電視台《Nihongo de Asobo》的藝術總監、《Design Ah》和《Design Ah neo》的總導演以及 21_21 DESIGN SIGHT 的董事兼總裁。他將於2025年4月起擔任京都藝術大學校長。
點心~連結「空間」的本能設計(宮崎縣)
我們調查了宮崎市西橘街(俗稱「西がっ」)的小吃店,這裡是日本西部最繁華的購物區。小吃店是一種餐廳,店主和顧客通常坐在櫃檯對面,一邊享用飲料和小吃,一邊聊天。這家商店的魅力之一就是其友善的氛圍,店主和顧客之間的距離恰到好處。雖然結構緊湊,但充滿了支持商店獨特溝通的各種元素。
本次展覽是NHK節目「日本設計博物館」的再現。本次展覽由野見山櫻負責監督,並得到了設計-DESIGN MUSEUM一般社團法人的協助。田根剛(Atelier Tsuyoshi Tane Architects)將負責場地設計,岡本健(Okamoto Ken Design Office)將負責平面設計。
設計史學家。出生於福岡縣北九州市。他獲得了帕森設計學院的設計史/策展研究碩士學位。身為設計史研究者,他策劃展覽、為書籍和雜誌撰寫文章並從事翻譯工作。曾在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工藝部工作(2017-2021年),現擔任五十嵐武伸(金澤工業大學)檔案館館長,並擔任女子美術大學和多摩美術大學的兼職講師。
建築師。 1979年出生於東京。他創立了ATTA(Atelier Tsuyoshi Tane Architects),總部位於法國巴黎。基於「未來考古學」的概念,即根據某個地方的記憶來創造建築,目前世界各地,尤其是歐洲和日本,正在進行許多項目。主要作品有愛沙尼亞國立博物館、弘前磚倉庫博物館、阿爾薩尼收藏基金會及美術館、維特拉花園住宅、帝國酒店東京新主樓(預計2036年完工)等。主要獲獎有:法蘭西共和國藝術文學騎士勳章、法國建築學院新人獎、愛沙尼亞文化基金會大獎、第67屆文部科學大臣藝術新人鼓勵獎等。他的著作包括《TSUYOSHI TANE 未來考古學》(TOTO 出版社)。
平面設計師。 1983年出生於群馬縣太田市。曾就讀千葉大學文學部行為科學繫心理學專業,但因研究興趣轉向平面設計而改變方向。畢業後,在Vol株式會社、佐藤卓設計事務所等多家設計公司累積了工作經驗,於2013年獨立。曾任多摩美術大學綜合設計系兼任講師(2016-2019)、優良設計獎評審(2019-2021)、桑澤設計學院兼任講師(2021-)、愛知縣立藝術大學兼職講師(2024)
日本自繩文時代以來,在一萬多年的時間裡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那裡的設計有著豐富的故事,尚待世界發現。 我們與頂尖創作者一起對各個地區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進行了研究。產品設計師柳宗理的設計過程、造船工人居住的新潟和佐渡的街道景觀、來自富山的世界領先的運動服、秋田西馬內盆舞服裝的魅力、滋賀的石匠“阿諾蘇”的技術以及島根的屋頂瓦片營造的城鎮氛圍。 你可能會想,這也叫設計嗎?是的,這些都是日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對創作者來說,他們啟發、激勵人們,並成為創造下一個有趣事物的驅動力;它們就是我們所謂的「設計珍品」。 我們將在我們的節目和展覽中展示這些「設計珍品」及其背後的故事。 如果我們將日本各地的「設計寶藏」連結起來,也許整個日本就可以被視為一個大型的「設計博物館」。我希望日本各地的許多人都能認識到,設計實際上就在我們身邊,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豐富多彩和活力。 現在,就讓我們跟著創作者們一起來一場「設計尋寶」吧。 本次展覽將以菊地淳(平面設計師)、宮永愛子(現代藝術家)、塚本芳晴(建築師)、五十嵐久惠(室內設計師)、菱川誠一(影像工藝藝術家)、深澤直人(產品設計師)、宮前義行(設計師)、佐藤卓(平面設計師)等人於2024年研究作品。
本頁面部分為自動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