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計畫旅程吧

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25」中將展出的注目新作藝術一次介紹給您。這場日本規模最大的現代藝術活動,將於2025年4月至11月舉行,並展示歷來最多的256件作品。計劃前往瀨戶內藝術祭的您,不妨參考本篇文章,掌握亮點作品吧!
在香川縣與岡山縣,將於2025年4月至11月期間舉辦「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25」。
這是第6屆舉辦,同時也是疫情結束後的首次活動,展出數量創下歷史新高,共展出256件藝術作品。
本文將特別介紹其中最受關注的10件作品,供您挑選島嶼和區域作為旅行參考!
高松港計畫(「空編織」是五十嵐靖晃氏的作品)
高松港作為通往瀨戶內眾多島嶼的玄關,在2025年期間,將展現多樣的藝術作品。
其中最值得注目的是「空編織」。這件作品是透過藝術家與瀨戶內諸島居民共同編織漁網,連結人群、海洋、島嶼的記憶,重新詮釋地方風景的藝術作品。
「空編織」早在2013年、2016年和2019年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中已經製作過,然而2025年版本範圍更廣,將涵蓋豐島、女木島、男木島、小豆島以及東香川市與讚岐市的人們共同編織。
五種網線的顏色代表瀨戶內海的各種色澤。
此外,高松港在夏季期間還會舉辦以越南為主題的市集活動。
王文志(ワン・ウェンチ―) 擁抱・小豆島
小豆島是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中展出最多作品的地方。其中最受歡迎的作品是台灣藝術家王文志創作的竹製裝置藝術。
自2010年起,王文志便在小豆島上的著名景點「中山千枚田」附近,持續創作以竹為材料的作品。而2025年的「擁抱・小豆島」,將使用4000至5000根竹子,由島上居民協力完成。
這件作品是一個球體狀的裝置藝術,既像人頭,也像地球。球體內部還特別設有一處小豆島形狀的凹槽,供人坐下放鬆。
王文志表示,創作初衷是為了「營造一個充滿溫度感的,人與人之間容易建立連結的空間」。球體內坐著,可以感受到風聲與鳥鳴,讓人細細體會與地球的連結,感覺彷彿置身聖地。
Navin Rawanchaikul+Navin Production ≪瀨戶內亞洲畫廊≫西浦之塔(OK塔)
小豆島還有值得一提的是「瀨戶內亞洲畫廊」。原本名為「福武之家」,而在2025年重新進行改造並開放。
這次改造將展出6位亞洲現代藝術家的作品。作品主題涵蓋難民問題、生態破壞以及逐漸消失的傳統文化等,透過藝術家的敏銳感性呈現。
特別是「OK塔」,是一幅昭和電影海報風格的巨大繪畫,特別吸引目光。但實際上,這件作品是藝術家在深入了解瀨戶內海島嶼過疏化問題後,靈感所創。
在泰文裡,「OK」除了表示「可以」與「滿意」,也隱含「現在的狀態真的OK嗎?」的幽默反思。
藝術祭期間,「瀨戶內亞洲畫廊」也會開設使用當地食材的亞洲餐館與社群咖啡廳。
圖片提供 PR Times Ⓒ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直島聚集了如「地中美術館」與「李禹煥美術館」等眾多藝術景點,因此被稱為「現代藝術聖地」。
2025年5月31日,直島將開幕新的「直島新美術館」。由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這座建築為地上1層,地下2層。
從地面到地底的樓梯間設有天窗,讓自然光滲透進來,樓梯兩側分別配置了4間展示廳,整體建築本身就像一件藝術作品。
館內展出來自亞洲各地(如日本、中國、韓國、印尼、泰國、印度、菲律賓等)12位/組藝術家的作品。同時預計舉辦藝術工作坊等活動。
門票可提前在網上預購。
直島新美術館資訊&預約:https://benesse-artsite.jp/general-information.html
※注意:直島新美術館不包含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護照的適用範圍內。
鹽田千春「線的記憶」
與直島並列,被世界認為是現代藝術熱點的豐島(てしま)。
即使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未舉辦的期間也可欣賞許多藝術品的這座島嶼,2025年中值得特別關注的作品是鹽田千春的「線的記憶」。
鹽田千春是目前日本最受矚目的藝術家之一。其實,她早在2010年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中,便於豐島創作過作品,與瀨戶內地區有著深厚的連結。
這次的「線的記憶」,是以豐島居民提供的「已經不需要但無法捨棄的重要物件」──製作素麵的製麵機,經由鹽田的赤線編織,展現出一件全新的藝術品。
在追求便利性的現代社會中,被遺忘的舊工具透過藝術家的手重新注入生命力。這件作品不僅鮮明地引人注目,也充滿淡淡的哀愁。
※圖片僅供參考。 雅各布・達格倫(Jacob Dahlgren)「色彩的解釋與構造」 Photo: A-Foundation-
從高松港搭船僅需20分鐘即可抵達,被高松市民視為夏季度假地的女木島。「女木島名店街」、「女木島名畫座」等過去熱門的藝術作品,讓這座島嶼廣受歡迎。
此次女木島的亮點之一,是由瑞典藝術家雅各布・達格倫打造的「色彩的解釋與構造」。
這是一個以廢棄的書籍、瓷磚、木箱等方形物品為素材,經過上色後,打造出一個小城鎮的藝術專案。
作品的展示場地為女木島的小學游泳池。觀眾可以從游泳池上方俯瞰,也可以進入城鎮內部,從各種視角觀賞這項作品。
昭和40年會「男木島未來計畫2125 男木島麥與未來的資料館」(春季展期間展示形象圖,由パルコキノシタ繪製)
從高松港搭船約40分鐘可達男木島。這座人口僅剩約130人的小島,近年來移居者高達延攬100人,成為瀨戶內備受關注的島嶼之一。
2025年,男木島的一大亮點是「昭和40年會」帶來的「男木島未來計畫2125 男木島麥與未來的資料館」。
「昭和40年會」是一個由會田誠等6位知名現代藝術家組成的團體。本次,他們藉由獨特的主題「從100年後的未來回顧」,運用藝術與故事的力量,描繪這座小島的未來全景。
面對持續人口減少與過疏化的瀨戶內地區,藝術家們將展現怎樣的未來構想,令人十分期待。
中崎透「≪瀨居島計畫「SAY YES」≫ Say-yo, chains, what do you bind or release?」
2025年,瀨戶大橋所在的坂出市瀨居島(せいじま),將首次成為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舉辦地點。雖名為「島」,但自1960年代後期因工業區開發而被填平,與大陸相連。
此地將舉行「瀨居島計畫『SAY YES』」,由16位藝術家利用廢校的幼稚園、小學與中學校舍作為展示空間,展出各類藝術作品。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中崎透的作品《Say-yo, chains, what do you bind or release?》。這件作品於瀨居島舊幼稚園展示,旨在以約40片雕版與文件組裝,呈現當地居民講述的故事。
無論是回顧職場大舉外移的現實,還是勾起人們對幼稚園生活的快樂記憶,作品傳遞的情感深深震撼筆者內心。
西島雄志「≪屋島藝術動物園──海與森林的那一邊≫ 臨‐Rin‐」
屋島,作為高松近郊的著名觀光景點,擁有像「四國村主題公園」、「獅子巖絕景」等眾多值得探索的地點。
2022年,位於山上的交流中心設施「やしまーる」正式開幕。其以玻璃包圍的廊道為主要特色,建築充滿藝術美感。
在2025年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中,屋島將展出以「屋島藝術動物園──海與森林的那一邊」為主題的作品。
這是一個由9位藝術家以海洋與陸地生物對比為主題創作的立體藝術展覽。展品包含生活在屋島的野豬,以及與屋島有淵源的動物如狸貓等,展示童趣與可愛的物件,令人倍感溫馨。
SILT「生命之鹽」
宇野港位於岡山縣玉野市,是前往瀨戶內島嶼的重要玄關。過去,這裡曾是因鹽業而繁盛的地區。
正是基於這樣的歷史背景,由砂藝術家集團SILT創作的作品「生命之鹽」誕生了。
作品以玉野市產的鹽為媒材,展示了以日本神話為靈感的畫作。同時,展示空間內播放由鋼琴家橋本秀幸與石田優希創作的音樂,營造出一個讓人靜靜欣賞藝術的氛圍。
在人類的生活中,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往往會忽略它的重要性,而這件作品則透過宇野的地方特色,引導觀者重新面對生命的根源。
除了「生命之鹽」,宇野港周邊還有許多其他作品,包括作為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象徵之一的「宇野的黑鯛」等。
此外,夏季展與秋季展也預計會新添多件作品。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夏季展新增了志度・津田地區,秋季展則新增了宇多津地區首次成為展出場地。這些展區的作品也預計將與當地產業結合,創作出特色鮮明的藝術品。
2025年,何不規劃一趟瀨戶內之旅,親身感受這場藝術盛宴呢?
關於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展覽期間與地點資訊,請參考以下文章。
在2017年10月加入MATCHA之前,我曾在一家企業IR/CSR領域的公關公司工作,以及一家專注於國際合作的雜誌出版社工作過。2019年4月,我搬到了香川縣三豐市。我為來日觀光的遊客寫文章,並參與地區振興工作。我的主要工作內容是撰寫關於互聯網服務、租車、酒店和日本西部旅遊景點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