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計畫旅程吧
『兵庫』生野銀山坑道:終年13度低溫的文化史蹟
位在兵庫縣朝來市的生野銀山,1200年前被發現有銀礦資源,歷經千年開採,封山整頓後,開放民眾參觀,現被列為史跡,極具觀光和教育意涵。坑道內終年維持13度低溫,在炎炎夏日中很適合避暑。
蘊含豐富銀礦資源的生野銀山,和佐渡金山、石見銀山曾一度是支持政府財政的重要資源。隨著時代轉變,生野銀山已經封山轉型為觀光景點,讓後人仍得以見證這個時代洪流下,沒有因為時間而被遺忘的產業遺產。
關於生野銀山
西元807年生野銀山被發現有豐富銀礦資源進而開採,開採超過千年,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等名將都曾占領此處,此處的銀、銅礦物採集種類達70種以上。
根據銀山日記記載,在西元1567年間,生野銀山是日本當時最大銀礦產出地,不僅為經濟帶來助益,更連帶動朝來市當地地方繁榮;生野銀山與佐渡金山、石見銀山曾一度是支持德川幕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西元1896年,三菱集團出資收購,轉以民間經營。直至西元1973年封山,隔年開放參觀,讓一般民眾也能一睹礦山內部神秘面貌,體現當時礦產工人辛苦地工作環境。
身歷其境 人偶重現礦工作業情境
生野銀山完整保留重現1200年前江戶時代景象,坑道內支撐坑道的支柱架、工人徒手挖掘的坑道遺跡、搬運礦時軌跡等重要史跡。
江戶時代,礦工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坑道裡頭,一人一盞油燈,倚著微弱的光線,探測、尋找、開鑿,工人們在極度嚴峻的工作環境採集、搬運礦石。
直至機械化時代後,生野銀山導入多項先進技術,雇用國外籍技師,後期逐漸以機具開墾,利用捲揚機、設置軌道等器具輔佐,採礦、選礦、製鍊朝機械化方向前進,為日後的採礦作業打下穩固的基礎。
坑內同時設置人偶,重現當時作業情況,模擬當時採礦工人辛勤作業的工作情況,讓人更有身歷情境的感受。
坑道終年13度低溫的避暑勝地
坑道總長約350公里、深達880公尺,開放坑道內部長約1000公尺,終年保持約13度溫度,走一遭約40分鍾,坑裡涼爽溫度很適合炎熱夏天參觀兼避暑。
坑道外也保留當時挖掘過的通道,成為現代重要歷史遺跡。礦山資料館收藏採礦時的模擬畫作,館內詳載礦業技術發展背景、當地風貌的保存,礦業文化歷史的紀錄等史料。從剖析圖一覽,坑道如同一座巨大蟻巢,礦工如同工蟻一般,坑內模型讓人清楚一覽採擴作業情況。
史跡兼具觀光與教育的景點
從JR生野站出發,從西口搭乘巴士前往,在「生野銀山口」下徒步約10分鍾即可抵達生野礦山。 一訪生野銀山,不僅能了解歷史或文化寓教於樂,是個全家出遊的好去處。
我們的最新動態!臉書專頁:Matcha 與在地人同趣的日本旅遊指南
當過唱片公司宣傳、記者,工作後發現還是當學生最幸福,決定逃來日本念書。
本記事的資訊基於筆者當時的調查和撰寫。文章發佈後,產品或服務的內容和價格可能會有變更,在使用時請再次事前確認。
此外,記事內可能包含分潤與廣告連結,在購買或預訂產品之前,請謹慎考慮。